期货直播室
焦煤期货 | 焦煤:煤炭产地减产预期升温 下游补库需求回暖 期货走反弹预期
供应收缩逻辑强化——减产预期点燃焦煤价格引擎
1.1主产地政策收紧,焦煤供应面临“硬约束”
2023年下半年以来,山西、内蒙古等焦煤主产区接连释放减产信号。山西省能源局数据显示,1-8月全省焦煤产量同比下滑4.2%,而9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升级后,吕梁、临汾等地超20座矿井进入限产状态。内蒙古鄂尔多斯则因环保督察组进驻,露天矿开采量缩减超30%。
政策端“三管齐下”——安全生产、生态保护与产能优化,正在重塑焦煤供应格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煤炭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焦煤等稀缺煤种开采强度需下降15%。这一政策导向意味着,占全国焦煤储量60%的山西地区,未来三年或将压减产能超5000万吨。供应端的“紧箍咒”正在持续收紧。
1.2进口补充能力受限,全球供应链暗藏风险
尽管1-9月焦煤进口量同比增长12%,但结构性矛盾凸显。蒙古国铁路运力瓶颈导致口岸通关量波动加剧,甘其毛都口岸单日通车数从高峰期的1200车回落至800车以下。澳大利亚焦煤虽恢复进口,但到岸价高达280美元/吨,较国内价格倒挂15%。更严峻的是,俄罗斯焦煤因结算问题导致贸易商持货意愿下降,10月对华出口量环比骤降40%。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指出,全球焦煤贸易量将在2024年出现3.2%的缺口,主要消费国争抢资源的局面可能推升采购成本。这种“内外双紧”的供应格局,为焦煤价格构筑了坚实底部。
1.3库存周期拐点显现,市场情绪悄然转向
截至10月中旬,全国110家钢厂焦煤库存降至580万吨,创2021年以来新低,平均可用天数仅12.3天。独立焦企库存更是连续7周下滑,山东、河北等地部分企业已启动“保供”应急采购。期货市场同样暗流涌动,大商所焦煤期货持仓量突破80万手,多空比升至1:0.83,资金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山西某年产500万吨焦煤的集团负责人透露:“现在客户询价频率明显增加,低硫主焦煤的锁价订单已排到12月。”这种供需紧平衡下的市场心态变化,正在为价格反弹积蓄能量。
需求回暖信号明确——补库周期开启助推期现联动
2.1钢铁行业“金九银十”超预期,焦煤消费量价齐升
中钢协数据显示,9月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增长5.2%,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维持在84%高位。随着万亿国债刺激政策落地,基建项目开工潮带动螺纹钢周度表观消费量突破300万吨。作为炼钢关键原料,焦煤日耗量同步攀升至115万吨/天,较8月增长8.5%。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钢厂利润已修复至200-300元/吨区间,河北某大型钢企采购负责人表示:“现在更关注原料保障而非绝对低价,焦煤采购价上浮50元也能接受。”这种“利润驱动型”补库,正在重塑焦煤定价逻辑。
2.2冬储行情提前启动,产业链博弈进入新阶段
历史数据显示,11月至次年1月焦煤冬储采购量通常占全年需求的25%-30%。今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东北、华北地区提前进入备货周期。黑龙江建龙集团已锁定30万吨焦煤资源,采购价较基准价上浮3%。期货市场同样闻风而动,焦煤2301合约基差从-80元快速收敛至平水状态,期现联动性显著增强。
贸易商环节出现“抢货”苗头,日照港焦煤库存单周下降12万吨,现货报价单日调涨3次成为常态。某华东地区贸易商坦言:“现在港口优质资源‘一货难求’,山西低硫主焦煤到港价已突破2100元/吨。”
2.3技术面与资金面共振,期货反弹空间打开
从技术形态看,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在1600元/吨附近构筑双底结构,MACD指标出现底背离信号。持仓数据显示,前20名会员净多头寸增加至2.1万手,永安期货等机构席位持续加码多单。资金流入迹象明显,10月以来焦煤期货日均成交额突破500亿元,市场活跃度重回年内高位。
中信期货黑色系首席分析师指出:“若突破1780元/吨压力位,焦煤期货有望打开200-300元的反弹空间。建议关注产地政策执行力度与钢厂补库节奏,短期回调即是布局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