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油脂油料日报:油脂短期难跌待涨 花生中短期延续弱势趋跌表现

2025-09-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油脂市场蓄势待发三大逻辑支撑价格抗跌

1.1国际原油联动效应强化生物柴油需求成关键推手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突破85美元/桶关口,创下年内新高,直接激活全球生物柴油产业链的替代需求。作为生物柴油核心原料的棕榈油、豆油迎来价值重估机遇,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持仓量单周激增12%,显示资金正加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能源部宣布将2024年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从35%提升至40%,这一政策调整预计新增棕榈油消费量超200万吨,相当于全球年贸易量的5%。

1.2南美天气扰动持续大豆供应端存变数巴西大豆主产区遭遇持续性干旱,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已将产量预估下调至1.52亿吨,较年初预测减少800万吨。阿根廷核心农业带虽迎来降雨,但土壤墒情修复仍需时间,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警告称,若未来两周降水不足,大豆单产可能再降5%。

受此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净多头持仓增加23%,国内豆油主力合约Y2409在7400元/吨关键位形成强力支撑。

1.3国内库存周期拐点临近政策托底效应显现截至4月末,国内三大油脂商业库存总量降至165万吨,同比减少18%,其中棕榈油港口库存跌破50万吨警戒线,创三年同期最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显示,5月首周进口大豆拍卖成交率达92%,溢价幅度超预期,反映油厂补库意愿强烈。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2024年首批食用植物油轮换收购,计划收储规模达30万吨,政策端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技术面与资金流向印证看涨逻辑从技术形态观察,豆油期货周线级别MACD指标形成金叉,OBV能量潮指标连续三周放量上行。资金监控数据显示,近20个交易日油脂板块获机构资金净流入28亿元,其中永安期货席位在豆油合约增持多单1.2万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共振,预示着油脂价格或进入趋势性上涨通道。

花生市场承压探底三重利空压制反弹空间

2.1新季供应压力陡增进口冲击持续发酵2023/24年度国内花生种植面积同比扩大15%,主产区河南、山东墒情良好,农业农村部预估新作产量将突破1850万吨,创历史新高。与此塞内加尔、苏丹等非洲产地低价花生持续到港,4月进口量达12.8万吨,同比激增65%,港口分销价已跌破7800元/吨,较国产花生价格低出600元/吨,形成明显替代效应。

2.2下游消费萎靡不振库存周转天数拉长终端市场监测显示,五一假期后小包装花生油销量环比下降22%,餐饮用油采购量缩减18%,部分食品厂将花生原料库存周期从45天压缩至30天。更严峻的是,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替代油种价格持续走低,与花生油价差扩大至2000元/吨,迫使加工企业调整配方比例。

据中国粮油学会统计,当前花生油在高端调和油中的添加比例已从25%降至18%。

2.3期现市场联动走弱套保盘压制价格中枢花生期货PK411合约持续贴水现货,基差率维持在-5%至-8%区间,吸引现货商加大卖出套保力度。郑商所仓单日报显示,有效预报仓单量突破1.5万手,对应现货价值超6亿元,实盘压力显著。技术层面,日线级别均线系统呈空头排列,RSI指标持续位于超卖区,短期难现有效反弹动能。

产业洗牌加速价格寻底进程或延长当前花生加工行业平均开工率不足45%,中小型油厂普遍采取“低库存、快周转”策略,鲁花、中粮等龙头企业将原料采购价下调200元/吨,释放明确看空信号。考虑到新作上市前仍有120万吨陈作待消化,预计三季度花生现货价格或下探至8500-8800元/吨区间。

建议贸易商严格控制敞口头寸,加工企业可逢低锁定部分优质货源,但大规模建库时机仍需等待明确企稳信号。

搜索